長征路上的神秘隊伍,用扁擔挑起紅色金融命脈。1934年春季之后,受王明“左”傾教條主義影響,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接連失利,進行戰略轉移的壓力越來越大。蘇區國家銀行也開始悄然啟動一項秘密工作——轉移金庫,為即將到來的長征準備資金。
瑞金市石城縣橫江鎮張坑村有一個叫爛泥坑的地方,這里地處武夷山麓,是閩、粵、贛三省的重要交通要道。隨著國民黨軍步步緊逼,蘇區面積日漸萎縮,設在瑞金的國家銀行金庫時刻受到軍事威脅。于是,國家銀行在爛泥坑設立了一個秘密金庫。當時為了嚴格保密,放入金庫的黃金、銀元等財物都由不同批次的人馬輪流挑上山。
然而,隨著紅軍的節節失利,1934年10月,中共中央、中革軍委不得不率中央紅軍主力8.6萬多人,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,開始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——長征。
長征路上,其中一支隊伍極其神秘。這支隊伍的番號是中央縱隊第十五大隊,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,也就是毛澤東的弟弟,擔任這個大隊的政委。紅軍中的財政專家高捷成是大隊長,加入紅軍之前,他就為紅軍籌得150多萬銀元的款子和物資,深受黨中央的信任。
長征開始后,這支隊伍還受到了紅軍最高級別的保護,無條件、不惜生命,護衛這支隊伍的戰士,全都荷槍實彈,人數和運輸員差不多,整整有一個連。只因為這支大隊每個人肩頭都挑著沉甸甸的擔子,里面是150斤黃金和840斤白銀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爛泥坑秘密金庫中的資金。
這些硬通貨是中央蘇區銀行的準備金,是紅色貨幣保持幣值穩定,擁有較強購買力的保證,同時也是紅軍一路購買給養和軍需物資的硬通貨。
此外還有幾臺印鈔機,曾經寄托著蘇區數萬紅軍和上百萬群眾的衣食糧彈。這支隊伍用自己的血和汗,一路跋山涉水,守護著紅色金融僅存的一點火種。
兩萬五千里長征沒有拖垮紅軍,還把革命的火種撒了一路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紅軍用公平買賣、愛護群眾的實際行動,向廣大人民群眾作出了表率,而這些都建立在充足的財政支持上。
當中央紅軍1935年秋冬之季到達陜北的時候,第十五大隊中參加長征的14名蘇維埃國家銀行干部,只剩下了8個人和兩擔黃金。
從1932年2月1日蘇維埃國家銀行成立,到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,16年間,革命的征途上,紅色金融的創立者們,依托的是黃金和白銀,和行走在長征路上的戰士一樣,完成了金融戰線上的這場長征?!榜R蹄聲碎,喇叭聲咽?!痹跉v史急促的行進中,這是用草鞋踏出、扁擔挑起的一段“神一樣的旅程”。